中国碳市场扩围:剔除范围二,企业降碳自驱力将如何演变?

元描述: 中国碳市场扩围将水泥、钢铁、电解铝行业纳入管控范围,但剔除了范围二的间接排放管控,此举引发的绿电市场影响及企业降碳自驱力变化值得关注。

引言: 中国碳市场扩围的步伐不断加快,近期发布的《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、钢铁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(征求意见稿)》中明确指出,水泥、钢铁、电解铝行业将于2024年进入首个管控年度,2025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约工作。然而,该方案也做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调整:剔除了“范围二”的间接排放管控。这一变化将对绿电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?企业降碳自驱力又将如何演变?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重大决策背后的逻辑,并分析其对相关行业的影响。

中国碳市场扩围:范围二的“退出”

中国碳市场在2021年正式启动,首个阶段以电力行业为试点,并对“范围二”的间接排放进行了管控。然而,随着碳市场扩围至水泥、钢铁、电解铝等行业,这一管控范围却发生了变化。此次扩围仅对“范围一”直接排放进行管控,不再对企业外购电力、蒸汽、供热或制冷产生的间接排放进行管控。

为什么剔除“范围二”?

剔除“范围二”的决策背后有着多重考量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1. 与国际接轨: 欧盟等成熟碳市场也仅管控直接排放,中国碳市场这一调整有助于确保市场的公平性和效率,同时促进与国际碳市场的对接。

2. 避免“双重追责”: 同时对电力行业的直接排放和电力消费企业的间接排放进行管控,会导致同一吨排放被计算两次,造成不公平。剔除“范围二”可以简化碳市场的运行,避免价格信号的紊乱。

3. 避免绿电地区优势过度集中: 如果碳市场扩围纳入“范围二”并允许绿电抵扣,可再生电力地区优势带来的行业竞争力将超越一切其他优势,导致能效高低碳的企业在碳竞争中并不一定占优势,这违背了碳市场公平竞争的理念。

剔除“范围二”,对绿电市场的影响

剔除“范围二”对绿电市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,既有潜在的负面影响,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。

1. 潜在的负面影响: 剔除“范围二”可能会减少部分企业购买绿电的动力,因为企业电力消费的碳成本将不再被纳入核算,上游发电厂的成本传导不到下游,对电力这部分的减排不利。

2. 积极的促进作用: 尽管如此,剔除“范围二”并不意味着控排企业对绿电的需求会完全消失。随着全球对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视,许多企业出于品牌形象、市场竞争力以及国际贸易的需求,仍然有动力购买绿电。此外,碳市场可以通过碳价激励发电企业减少碳排放,进而影响整个电网的低碳化,降低所有电力用户的间接排放。

绿电消纳: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保障

为了促进新能源消纳,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包括:

  • 下达各地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指标: 2024年,各地将被下达总量消纳和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指标,并首次新设电解铝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。
  • 加快推进新能源配套电网项目建设: 提升电网资源配置能力,充分发挥电力市场机制作用,确保新能源的合理利用和消纳。

企业降碳自驱力:从合规驱动走向自愿性和战略性购买

虽然“间接排放”的核算被剔除后,节电的动力可能会减少,但对于节能减排改造空间较大的行业来说,节能技术仍然是提高能效、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。随着更多行业纳入碳市场,碳排放的总量控制将更加严格,这将促使企业寻求包括节能技术在内的各种减排手段。

剔除“范围二”可能会对绿电绿证市场的角色调整以及电碳联动产生影响,但企业对绿电的需求可能会从合规驱动转向自愿性和战略性购买,这些积极影响有助于企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,同时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。

常见问题解答

1. 剔除“范围二”是否意味着企业不需要再考虑电力消费的碳排放?

虽然不再被直接纳入碳市场管控范围,但企业依然需要关注电力消费的碳排放,因为这会影响企业整体的碳排放量和碳足迹,并对企业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产生影响。

2. 剔除“范围二”对电力市场的影响是什么?

剔除“范围二”可能会降低碳市场和电力市场之间的联动度,但仍有可能通过其他机制(如CCER)实现联动。

3. 如何鼓励企业自愿购买绿电?

可以通过政府政策引导、市场机制激励、企业社会责任宣传等多种方式鼓励企业自愿购买绿电。

4. 剔除“范围二”对碳市场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影响?

剔除“范围二”可能会影响碳市场的价格信号传导,需要进一步完善碳市场机制,确保碳市场能够有效发挥引导企业减排的作用。

5. 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扩围带来的新挑战?

企业需要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变化,制定合理的碳排放管理策略,加强内部管理,提升技术水平,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。

6. 中国碳市场扩围的意义是什么?

中国碳市场扩围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,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,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。

结论:

剔除“范围二”是碳市场扩围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调整,将对绿电市场和企业降碳自驱力产生显著影响。尽管短期内可能会出现一些挑战,但长期来看,这一举措将推动企业更加重视自身碳排放管理,并从合规驱动转向自愿性和战略性购买绿电,最终实现更有效率的碳减排。

未来,碳市场将如何演变?企业又该如何应对?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和探索,并共同努力,推动中国碳市场健康稳定发展,实现绿色低碳的未来。